new WOW().init();
从 1986 年的初次亮相,到如今成为消防界的国际盛会,中国国际消防展的 “前世今生” 里,藏着行业发展的脚印,也装着一代代消防人的记忆。每一次场馆变迁、每一次规模升级,都是它一步步成长的见证。
若说消防展的 “前世” 起点,那一定是 1986 年 6 月 4 日的人民革命军事博物馆 —— 第一届中国国际消防展(第一届国际消防设备技术交流展览会)在这里拉开大幕,这可是国内消防界头一回办国际展会,处处透着 “开创性” 的热血。
那会儿筹备条件远不如现在:没有专业物流,展商的展品运到丰台火车站,工作人员只能借辆后开门的老吉普车,自己扛着展品往返搬运,先存到消防局家属大院,开展前再折腾到军博;懂消防又会外语的翻译更是稀缺,协会四处 “借人”,把部属研究所的访问学者、大学外语毕业生甚至群众出版社的英语编辑都请了来,首席译员范强强既要盯开幕式口译,又要统筹技术交流,忙得脚不沾地。
军博 800 平方米的展厅虽小,却藏着大大的惊喜。13 个国家和地区的 37 家境外展商带来了当时国内少见的 “稀罕物”:德国企业的先进消防车一亮相就成焦点,动力足、灭火系统精准,比当时国内车型强太多;美国企业的智能火灾报警系统灵敏度超高,能快速捕捉隐患,看得国内消防人拿着笔记本记个不停。6 天里,展厅里人潮涌动,交流声、惊叹声不断,这场军博首秀,就这样为中外消防交流按下了 “启动键”。
时隔两年,消防展迎来了 “今生” 里的重要成长 ——1988 年第二届展会 “移师” 北京全国农业展览馆,从 “首秀” 到 “再战”,规模和内容都肉眼可见地升级了。
农展馆 2000 平方米的展览面积,比第一届的 800 平方米翻了一倍多,展品再也不用挤挤挨挨。参展阵容也更壮大:国内 154 家展商加上 13 个国家和地区的 41 家境外企业,把展厅填得满满当当。国外企业带来的新鲜设备照样吸睛:一款新型消防泵压力稳、出水快,展商现场演示时,围观的人里三层外三层;先进的防火材料拿样品对比传统材料,防火效果一目了然,建筑商和消防工程公司的人挤在展台前,生怕漏了关键参数。
农展馆里的交流氛围也更浓了:技术研讨会场座无虚席,专家聊消防设备智能化趋势,底下听众时不时举手提问;展厅里随处可见拿着资料交流的人,有国内同行互相取经的,也有围着境外展商问技术细节的,工作人员都笑称 “比赶大集还热闹”。这届 “再战农展” 的展会,不光让国内消防人看到了更多前沿技术,更把国际交流的氛围彻底带了起来,让消防展从 “初次尝试” 走向了 “成熟交流平台”。
随着行业需求不断升级,消防展在 2013 年迎来场馆与品质的双重突破 —— 第十五届国际消防设备技术交流展览会(CHINA FIRE 2013)“移师” 北京国家会议中心,这座位于奥林匹克公园核心区的现代化场馆,为展会赋予了更专业、更高效的交流属性。
国家会议中心 4.5 万平方米的展览空间,不仅是农展馆时期的两倍多,更具备完善的配套设施:恒温恒湿的展厅能更好保护精密消防设备,多间大小不一的会议室可同步开展技术研讨,便捷的交通网络也让参展商、观众往返更顺畅。本届展会参展规模再创新高:涵盖 23 个国家和地区的 500 余家企业参展,国内消防骨干企业与国际知名品牌同台竞技,展品覆盖灭火救援、火灾报警、防火材料等全产业链,其中 “智慧消防” 相关产品首次集中亮相,如基于物联网的火灾自动报警系统、便携式消防应急通信设备等,让行业看到了消防技术与数字化结合的新方向。
展会期间,“中国消防产业发展论坛” 同步举办,国内外专家围绕 “城市消防安全管理”“应急救援装备创新” 等议题深度对话,现场发布的《中国消防产品技术发展报告》成为行业风向标。据统计,本届展会吸引了 6 万余名专业观众,包括各地消防救援队伍、工程建设单位、科研机构人员,不少技术成果在展会后快速落地应用,国家会议中心的这次 “首秀”,让消防展从 “设备展示平台” 升级为 “产业协同与技术创新枢纽”。
2015 年起,消防展正式进入 “国展时代”—— 第十六届国际消防设备技术交流展览会首次 “搬新家” 到中国国际展览中心新馆(简称 “国展新馆”),此后的第十七、十八、十九、二十届展会,均延续在此举办,逐步实现 “超大规模、高国际化、全产业链覆盖” 的跨越发展。
国展新馆 8 万平方米的展览面积,较国家会议中心时期大幅提升,第十六届国际消防设备技术交流展览会展区划分更精细,设立灭火救援装备、消防电子报警、建筑防火、应急照明等 10 大专业展区,参展企业可更系统地展示产品体系。本届展会参展阵容实现 “量级突破”:全球近 30 个国家和地区的 700 余家企业参展,美国豪士科、德国施密茨、芬兰博腾等国际消防巨头带来最新研发的重型消防车、特种救援装备,国内企业如三一重工、徐工消防也推出自主研发的举高喷射消防车,其最大工作高度突破 50 米,填补了国内相关技术空白。
展会现场的 “黑科技” 引发广泛关注:火场快速降温灭火弹能快速扑灭多种类别的火灾,可远程操控的消防灭火机器人能深入易燃易爆危险场景作业,搭载热成像仪的消防无人机可快速勘察火场情况,新型防火涂料能在高温下形成膨胀隔热层,这些技术成果让观众直观感受到消防装备的智能化、专业化升级。此外,展会首次增设 “国际应急救援技术交流区”,邀请多个国家的消防救援队伍现场演示灾害处置流程,促进国际救援经验共享。据统计,本届展会吸引了 70 多个国家和地区的 8 万余名专业观众,现场签约合作项目超百个,国展新馆的启用,让中国国际消防展跻身全球顶级消防专业展会行列,也为中国消防行业与国际接轨搭建了更广阔的平台。
从 800 平方米的军博首秀,到 2000 平方米的农展升级,再到国家会议中心的提质突破、国展新馆的跨越发展,中国国际消防展的 “前世今生”,不只是一场展会的成长史,更是中国消防行业与国际接轨、技术不断突破的进阶之路。每一个场馆、每一次升级,都在诉说着消防人对安全的追求,也见证着中国消防事业的蓬勃发展。
(本文由宣传教育部供稿)